买卖部队证件冒充军人身份 多人被提起公诉_奇闻异事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奇闻异事 » 正文

买卖部队证件冒充军人身份 多人被提起公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7月31日,适逢八一建军节前夕,最高检公布了一批维护国防及军人权益的典型案例,共计10件。案例之一为《北京余某某、谭某、刘某某买卖武装部队证件、张某使用虚假身份证件案》。该案件透露,2017年,余某某网购了一本伪造军官证以满足个人虚荣

买卖部队证件冒充军人身份 多人被提起公诉

7月31日,适逢八一建军节前夕,最高检公布了一批维护国防及军人权益的典型案例,共计10件。案例之一为《北京余某某、谭某、刘某某买卖武装部队证件、张某使用虚假身份证件案》。买卖部队证件冒充军人身份 多人被提起公诉!

该案件透露,2017年,余某某网购了一本伪造军官证以满足个人虚荣。到了2019至2020年间,谭某与张某因未履行民事诉讼赔偿,遭遇消费限制。为绕过这一限制,谭某于2020年联系余某某,为他和张某购买了假军官证,意图利用军人身份规避消费限制。之后,谭某还帮助刘某某等人购得更多伪造证件。据统计,张某利用假军官证在2020年至2021年间,共19次成功规避安检或在线订票检查。

2021年11月,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对余某某、谭某、刘某某提起公诉,指控其买卖武装部队证件罪。2022年7月,三人分别被判刑三年六个月、二年三个月、一年。张某则于2023年12月因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被起诉,并于同月被判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罚款五千元,所有判决均生效。

最高检指出,检察机关通过电子证据分析,不仅推进了案件进展,还挖出了制售假证的源头,追捕了遗漏嫌犯刘某某,查获了额外的伪造军官证。此外,基于此案件,检察机关建立了涉军造假数据监督模型,与执行信息等数据库对比,发现了更多潜在犯罪线索,并推动了相关调查。

借此案件,检察机关还与其他部门合作,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在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筛查出可能的违法行为,加强了对假冒军人行为的监督与打击。同时,通过与军队和地方公安机关的合作,提升了对“涉军造假”行为的监控,并倡导在多个公共服务领域强化武装部队证件的验证流程,以堵塞管理漏洞。

最高检强调,此类案件的办理需注重数字技术的应用,深挖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通过构建常态化的监督机制,有效遏制涉军造假现象,保护国防和军人权益不受侵害。同时,针对证件审核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检察机关倡议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推动各行业完善军人证件审核机制,确保军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原标题:买卖部队证件冒充军人身份 多人被提起公诉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