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沿海多地现赤潮 海洋生态警报响起_商家新闻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家新闻 » 正文

华南沿海多地现赤潮 海洋生态警报响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近期,海南海口及广东省多个沿海城市出现了赤潮现象。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图片,形容海边景象像是“爆爆珠”或“野生史莱姆”。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发布消息称,本次赤潮已波及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阳江等城市,并提醒公众注意

近期,海南海口及广东省多个沿海城市出现了赤潮现象。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图片,形容海边景象像是“爆爆珠”或“野生史莱姆”。

华南沿海多地现赤潮

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发布消息称,本次赤潮已波及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阳江等城市,并提醒公众注意。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特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使海水变色的生态异常现象,也称为“有害藻华”,通常发生在近岸海域。尽管被称为“红色幽灵”,但赤潮的颜色并不局限于红色,还可能呈现黄色、绿色、褐色等。

华南沿海多地现赤潮 海洋生态警报响起

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大洋中有180余种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其中63种在中国有记录。赤潮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排水和养殖废水中的氮、磷、铁、锰元素和有机化合物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海水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繁殖提供了条件。适宜的水温、海水搅拌、光照和海域封闭也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因素。

华南沿海多地现赤潮 海洋生态警报响起

从20世纪60年代起,赤潮现象在全球蔓延,影响了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4年至2023年十年间,中国海域平均每年发生50次赤潮,平均面积达5448平方千米。赤潮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威胁海洋生物生存,某些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原标题:华南沿海多地现赤潮 海洋生态警报响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