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南极建立长城站?_实时热点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时热点 » 正文

40年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南极建立长城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40年前的2月20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如今,长城站迎来了自己的“不惑之年”。

40年前的2月20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

举行落成典礼。

如今,长城站迎来了自己的“不惑之年”。

40年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南极建立长城站?建站过程中,又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在20世纪80年代初,南极成为全球科学考察的热点,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4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中国还没有南极科考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首任站长郭琨说:“在南极建不建站,这是关系我们国家荣辱和民族尊严的一个事情。”

1983年9月,中国政府派出一个南极代表团,出席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的《南极条约》第12次协商国会议。

郭琨回忆道,当大会进行到对议程进行表决的时候,大会主席把木榔头一敲——请非协商国退出会场,到会场外喝咖啡。在当时每次听到这句话,心里就是一种屈辱。“为什么?就是因为你在南极没有站。”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1984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南极建设中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01

破冰万里

长城站点亮中国南极科考第一站

1984年11月20日,一支由科学家、建筑工人等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乘坐“向阳红10”号船和“J121”号船,从上海启程,踏上了前往南极的征程。

经过40天的海上漂泊,科考队于1984年12月30日成功登上乔治王岛。

每每说起当年的建站历程,亲历者感慨万千。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考察站科研人员丁海涛说:“刚到乔治王岛的时候,物资转运到陆地上,必须搭建临时码头。”

当时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他们就直接把身体浸泡在海水里面,相当于搭上了人墙,确保刚刚垒好的码头不会受海浪的侵蚀。

40年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南极建立长城站?

虽然有防水服,但是在这种温度下,38名队员4班倒,一个人一次也只能坚持工作10分钟,长期浸泡在海水里就会失温。为了建站,这些队员可能连生命都不顾了。

队员们不分昼夜,克服了暴风雪、永久冻土层等重重困难,仅用27天便完成了建站任务。

40年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南极建立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长城站正式落成,五星红旗在南极上空飘扬。这一壮举不仅创造了各国在南极建站的最快速度,也标志着中国在南极有了第一个立足之地,我国极地考察事业自此开创。

随后,我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国际南极治理舞台上正式有了话语权。

40年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南极建立长城站?

02

原标题:40年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南极建立长城站?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