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剂食物未必更健康 科学认知是关键_实时热点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时热点 » 正文

零添加剂食物未必更健康 科学认知是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2024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自2月8日起,这一“新国标”正式实施

2024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自2月8日起,这一“新国标”正式实施。

在“新国标”实施的新闻评论区中,一些网友留言表示希望禁止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呼吁告别添加剂,迎接健康美食新时代。近年来,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过度使用的担忧日益增加,“零添加”食品在超市货架上变得常见,许多商家也强调其产品“无添加”。这表明多种因素正在影响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使其趋向单一化,并与科学理念产生冲突。

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一段科普视频,解释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历史悠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使食品更安全、耐储存且口感更好。无论是天然提取还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只要通过风险评估并按标准规范使用,都是安全的。过去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往往源于违规使用非法添加物或滥用食品添加剂。因此,“零添加”听起来美好,但实际操作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然而,针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一直存在。一些消费者缺乏对食品添加剂功能、分类及安全标准的全面了解,忽视了其在防腐、保鲜、改善口感等方面的作用,将食品添加剂与有害直接挂钩,认为“零添加”等于安全。

这种认知单一化与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传播的信息碎片化和非专业科普泛滥有关。短视频和社交媒体通常追求“短平快”的信息呈现方式,很少系统性传播健康知识;算法推荐导致信息茧房,用户反复接收负面案例;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谣言利用情绪共鸣快速传播。部分商家还利用消费者的焦虑,打着“零添加”的噱头进行营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知。

原标题:零添加剂食物未必更健康 科学认知是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