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海地铁发文提醒,在行程较长的线路中,乘客自行携带小板凳在车厢内插空就坐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乘坐长线路确实耗费体力,但自行携带小板凳会阻挡其他乘客通行,占用较大车厢面积影响他人站立,并且在晃动的车厢内容易导致自己跌倒或绊倒其他乘客。
上海地铁表示不提倡在地铁车厢内使用小板凳,希望广大乘客互相提醒,积极配合,文明乘地铁,勿做“板凳族”。尽管上海地铁多次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提醒,呼吁乘客不要成为“板凳族”,但此类现象依旧存在。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上海地铁板凳族”,可以看到许多网友对此现象进行吐槽。地铁车厢内的“板凳族”并非新近出现的现象,早在2014年就引起了一定关注。此外,“板凳族”现象也不仅限于上海,国内很多城市如杭州、北京、深圳等地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尤其在郊区至市中心且线路较长的地铁线路上更为常见。
以杭州为例,很多年轻“新杭州人”选择住在富阳,却在滨江、萧山和杭州主城区上班,坐地铁时间较长,没有座位会很累。杭州地铁工作人员曾回应称,他们主要以劝导为主,未明令禁止。
北京部分地铁线路上张贴了“请勿使用自带椅凳”的标识,车厢内也出现了相应广播提示。深圳则主张“不禁止但也不提倡”。
关于是否自带板凳,网络上意见分歧明显。支持者认为,坐小板凳是因为路程远,站着太累,有时甚至无法承受。反对者则指出,自带板凳会占据更多空间,且在高峰时段尤为不便,容易造成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