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将揭晓,诸多考古工作的新发现,从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清代,新出土的甲骨文藏着西周哪些历史?三千年前的北京长啥样?楚王的地下世界藏着多少灿烂的文化底色?晋宁河泊所遗址,如何展现云南的多元文化?北宋都城的景龙门,如何重现东京城辉煌历史?
周原遗址现大量甲骨文
记录西周哪些历史?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夏商周时期,一直备受关注。据记载,三千多年前,为避西方族众的攻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居到岐山。位于陕西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之间的周原遗址,被认为是古公亶父迁来岐山后周人的活动中心区。持续至2024年,考古队进一步明确周原遗址拥有宫城、小城与大城三座西周城垣,规模之大,彰显着周原遗址的都邑地位。此外,考古学家在周原遗址还发现了大量卜甲卜骨残片,这些甲骨文上,到底记录了西周哪些历史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种建荣:
周原遗址的先周文化规模最大,它为周原都邑性质,特别是太王迁岐的岐邑性质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证据。
尤其是在宫城东南门西侧的壕沟内,发现了204片卜甲、卜骨残片,初步辨识出刻辞180余字,这是西周甲骨文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一片卜甲,刻有月相名“朏”,这是西周出土文献中的首次发现。还有一些甲骨刻有“王呼并召”等文字,是反映西周天子与诸侯关系的珍贵记载。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种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