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证实亚洲稻多起源假说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国科学家证实亚洲稻多起源假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发表。 亚洲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区域,水稻也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中国农科院供图 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的主食之一,是世界第三大农作物。亚洲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区域,水稻也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发表。

我国科学家证实亚洲稻多起源假说

亚洲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区域,水稻也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中国农科院供图

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的主食之一,是世界第三大农作物。亚洲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区域,水稻也被称为“亚洲的粮食”。同时,亚洲也是水稻的起源地,在数千年的栽培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稻作文化。

然而,从野生稻到现在的粳稻、籼稻,究竟是如何演变的,过去一直有两种假说,徐建龙研究员介绍,一种假说是单起源假说,认为亚洲栽培稻是从单一的野生祖先类群起源,然后为适应不同的生态和地理环境分化为籼、粳2个亚种;另一种是多起源假说,认为籼、粳2个亚种独立起源于不同的野生祖先类群。

现代水稻育种中,最迫切的需求是加速育种进程、提升高产潜力和稳产性、兼顾品质改良等。徐建龙介绍,该团队于2018年牵头完成了“300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该计划从三个主要方面揭示了水稻核心种质的基因组多样性,一是检测出超过3200万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二是发现了3万多个水稻编码基因上的存在缺失变异;三是揭示了超过9.3万个结构变异。

我国科学家证实亚洲稻多起源假说

现代水稻育种中,最迫切的需求是加速育种进程、提升高产潜力和稳产性、兼顾品质改良等。中国农科院供图

不过,作为水稻种内遗传多样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基因编码区的功能单倍型(功能等位基因)在水稻种质资源中的变异特征尚不清晰。也就是说,野生稻演变成粳稻和籼稻的过程及彼此间基因编码区功能单倍型的关系,仍不清楚。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证实亚洲稻多起源假说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