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孟加拉国农民正在“漂浮菜园”劳作。影像中国 400多年前,当地居民在大崎地区修建了用于农业灌溉的人工河流内川。它是该地区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加拉国农民正在“漂浮菜园”劳作。影像中国

400多年前,当地居民在大崎地区修建了用于农业灌溉的人工河流内川。它是该地区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崎地区世界农业遗产推进协议会供图

每年4月至10月旱季来临的时候,生活在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的农户就会爬上山脉采摘“永生花”。联合国粮农组织供图

西班牙塞尼亚地区农民正在采集当地一棵千年橄榄树的果实。塞尼亚地区联合会网站供图

各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不同的农业文化,也留下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些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利泽当地百姓,也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孟加拉国

“漂浮菜园”破解农作物种植难题

本报驻印度记者胡博峰

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在水面,丝瓜、苦瓜、菠菜、茄子、秋葵、生姜等作物栽种其中。收获季节,撑上一尾小船,在阡陌交纵的水道里穿梭,伴着水面上惊鸿一瞥的飞鸟,将“菜地”里的作物一一收起——这是很多孟加拉国农民雨季时进行农业活动的方式。这些“菜地”被当地人称为“漂浮菜园”,已有数百年历史。2015年,这一农业实践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中有长达8个月的时间都被洪水侵扰。400多年前,孟加拉国农民开始尝试用“漂浮菜园”的方式,因势利导破解农作物种植难的问题。

水上如何种菜?“简单地说,就是农民将各种作物种植在漂浮于水面的有机植床之上。”孟加拉国巴拉克大学教授乔杜里解释,当洪水到来时,有机植床随水位一起升高而不会被淹没,其上种植的作物因而得以保存生长。

原标题: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