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候变化影响,哥伦比亚苏埃斯卡湖近年来逐渐干涸。图为3月9日在哥伦比亚昆迪纳马卡省拍摄的干涸的苏埃斯卡湖。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已进入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施阶段,但各方的减排力度与实现《巴黎协定》所提出的温控目标仍存较大距离。专家敦促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履行相应责任,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联合国安理会日前就气候变化风险问题进行了高级别辩论,并发出警告说,如果全球气温不受控制地上升,将存在发生战争、大规模迁徙等问题的风险。相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更多适应举措,提高各自减排目标,减少气候风险。
气候变暖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2020年前10个月全球平均气温高于工业化前(1850至1900年)1.2摄氏度,是有记录以来的3个最暖年份之一。
气象学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性,极寒天气、高温热浪、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随之增加。澳大利亚去年年初遭遇森林大火,泰国去年上半年遭遇40年来罕见严重干旱,西伯利亚东北部去年6月观测到3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今年2月,北极寒流横扫美国大部分地区,在得克萨斯州因冰冻引发大面积停电断水。加拿大南部、墨西哥北部也相继遭遇强寒流和极端暴风雪天气。
不久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首届气候适应峰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极端气候灾难使全球经济在本世纪损失2.56万亿美元,过去20年有约48万人死于与极端天气事件有关的自然灾害。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领域尤其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