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京赴内蒙古支教老师:分数之外,孩子们更需要情感教育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对话北京赴内蒙古支教老师:分数之外,孩子们更需要情感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郑飞翔为阿尔山的学生们讲课。受访者供图 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市扶贫协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有302人被评为“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个人”,郑飞翔是其中之一

对话北京赴内蒙古支教老师:分数之外,孩子们更需要情感教育

郑飞翔为阿尔山的学生们讲课。受访者供图

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市扶贫协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有302人被评为“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个人”,郑飞翔是其中之一。

2019年8月,郑飞翔从北京赴内蒙古阿尔山市第一中学支教,担任执行校长,同时负责高一和高三的政治课程教学。在将近两年的支教帮扶中,他和支教团的老师们把北京的教育资源与阿尔山对接,完善了当地的课程体系,将学校本科上线率翻了一倍。与此同时,他们与当地的师生也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支教老师就像是教育的‘送货人’,要把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爱心,‘送’到当地师生的手中。”郑飞翔认为,分数固然重要,但在教育帮扶过程中,孩子们更需要的是情感教育,很多学生长期离家,与父母分离,他们更需要被尊重、被关注和关爱,需要有人陪伴。支教老师通过与孩子们像家人一样的相处,给予他们关爱,传递为人处世的价值观,让孩子们怀有自信、安全感,这具有更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观念文化有差异,简单复制北京教育模式行不通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到内蒙古阿尔山支教的?

郑飞翔:2019年8月我到内蒙古阿尔山支教,在阿尔山一中带高一和高三两个班的政治课,每周上12课时和一个晚自习。2020年北京东城区加大对阿尔山的教育帮扶力度,我留在阿尔山延长支教了一年。

新京报:支教团队怎么对当地进行教育帮扶?

郑飞翔:2018年,北京二中和阿尔山一中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阿尔山一中挂牌北京二中阿尔山分校。这三年来,除了常驻团队,北京陆续派来了支教老师24人次。

原标题:对话北京赴内蒙古支教老师:分数之外,孩子们更需要情感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