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权威快报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22日正式发布
文件提出
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这是21世纪以来
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这份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共分8个部分,包括: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这份重磅文件有哪些政策亮点?蕴含了哪些投资机会?划重点,看解读!
关键词一:粮食安全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这是2020年7月23日拍摄的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曾多次强调,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完全有保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保证了粮食市场的基本供应。此外,库存充足家底厚,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小麦库存可以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田亚雄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我国农产品产出总量乐观,但结构上仍有矛盾。例如,大量的油脂油料依赖进口。因此,一方面要保证油料种植面积不缩减,另一方面育种等新种植技术也亟待发力。此外,可发挥花生等国内主流优势作物的作用,提升花生油产出。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最复杂的“猪周期”底部。截至2月22日,全国生猪均价已跌至12元/公斤附近,已显著跌破养殖成本。
田亚雄表示,在本轮生猪产能过剩期间,预计生猪出栏压力最大的时间与需求的低谷很可能恰好重叠,如何化解产业低谷期的非理性去产能,将成为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他预计,价格支持政策将是主要的政策抓手。监管层依托于猪粮比价指标和能繁母猪存栏量识别风险,在价格过度下跌时收储,以稳定生产预期,实现有效“托市”稳产能。
关键词二:种业振兴 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行“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制度,开展长周期研发项目试点。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