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17名防疫保安被骗 在桥下过夜
“防疫大白”是他们在当地官方考勤表上的标准称谓。一个多月来,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名义上,他们被小区居民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称为“志愿者”。实际上,他们是上海本轮新冠疫情防控的“打工人”,通过保安公司、中介招聘来的“防疫保安”。
多名保安队员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反映,他们遭遇了“欺骗式招工”、队长失联、拖欠薪酬补贴等问题。
受骗
10余名接受采访的队员认为他们是被骗到德锦苑小区的。
张雷原本在上海市宝山区打工,疫情暴发后,工厂停工,他在招聘群里看到一个叫“Yang”的中介发布招聘信息。
招聘信息中要求,必须有48小时内核酸证明,必须服从现场管理安排、做到小区解封结束。条件是内围250元/天,12小时包吃住,工资做完结清。工作地址只写着“浦东新区北蔡镇附近小区”。
张雷表示,当时中介承诺的工作时间是3至15天。
类似的招聘信息在疫情暴发后大量出现。记者在多个上海招聘群、零工群里看到,4月下旬,招聘信息仍然维持在每日数十条,多为涉及疫情的岗位:防疫保安、保洁,消杀队员,疫情管控志愿者,团购微信群业务推广员,密接转运安保员等。
所谓“内围”,指在封控区域内工作。张雷打电话特意询问工作区域内是否有阳性感染者。对方表示“没有阳性,只有密接”,向他索要姓名和手机号,完成报名。
张雷直言,在意是否有阳性感染者,是因为他们经不起隔离后失去的工作时间。
“我们是打工人,疫情期间出来工作确实是为了挣钱。”张雷说,他们在厂里上班,工作性质也是零工,很少能签全职合同,基本通过劳务中介被转化成“小时工”,这意味着,一旦停止工作,他们没有任何收入。
“但是我们老家的房贷没有停,老人孩子也等着养,有许多花销。”张雷说,他们不能闲着。
马江明在应聘时同样在意工作地点是否有阳性感染者。今年2月,他刚从外地来到上海打工,听说北蔡招工就赶了过来。
3月22日,张雷等5人到了住地——位于德锦苑小区内的北蔡镇陈桥居委会。这时,他们才得知,德锦苑在3月中旬就出现阳性感染者,有的尚未转运。
此时,他们实际上已无法离开,要么穿上防护服去工作,要么滞留在封控区,“出小区要有出门条,即使出了小区如何离开浦东也是个问题”。
中介将他们送到小区门口后就消失了,同时解散了群聊。直到现在,张雷不知道“Yang”的真实姓名叫什么,只记得对方是一个“年轻人、男的”,和一个归属地为上海的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