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国务院大督查点出了哪些“疑难杂症”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这一轮国务院大督查点出了哪些“疑难杂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近日,国务院督查组明察暗访发现的一些问题,正在引起社会关注。在稳住经济大盘的背景下,国务院督查组发现的这些问题,其特征值得剖析。

原标题:这一轮国务院大督查点出了哪些“疑难杂症”|新京智库

售出4板过期4天的酸奶退货后被罚2万元;“科长”以各种名目向企业索要好处费;办证、检测、现场评审都要收钱,并且要求企业请吃、送红包;公务采购自设“小册子”实行差别化待遇……

近日,国务院督查组明察暗访发现的一些问题,正在引起社会关注。

在稳住经济大盘的背景下,国务院督查组发现的这些问题,其特征值得剖析。

县区级行政执法部门是“重灾区”

大督查正在1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派出督查组全面铺开。据报道,多个督查组已经展开了暗访督查工作,并且发现了不少问题。

新京智库梳理发现,在曝光披露的问题中,较多发生在县级以及设区的市级行政执法部门。

例如,在江苏省兴化市,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根据对群众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明察暗访时发现,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部分工作人员在办理培训证明、出具检测证书、开展现场评审等环节,向当地20多家企业吃拿卡要,不仅干扰企业生产经营,也给企业造成沉重负担。

督查组发现,今年2月,某塑料制品企业到兴化市投资办厂,4个月内便遭遇了5次吃拿卡要,涉及金额2.1万余元。

据新华社报道,督查组成员以投资者身份暗访时,兴化市一些企业负责人反映,当地营商环境堪忧,各单位有行政执法权的工作人员检查频率较高,有的甚至不给点好处费就不走。对于这些不正之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及时进行整治,反过来又助长了歪风邪气。

在广东,第十二督查组发现惠州市部分城管执法部门在查处未经核准擅自转运建筑垃圾大货车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严重,破坏了政府公信力。

原标题:这一轮国务院大督查点出了哪些“疑难杂症”


 
关键词: 国务院大督查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