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什么要除以139,领完139个月个人账户就没了吗?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科普: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什么要除以139,领完139个月个人账户就没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所积累的资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所积累的资金。在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一部分,用于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提高退休后的待遇水平。为了确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需要进行一系列规定和计算。

科普: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什么要除以139,领完139个月个人账户就没了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它根据退休人员的平均缴费年限、平均工资水平和替代率等因素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由退休人员自己缴纳的部分累积而成的,它根据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和应发月数确定。

那么,什么是应发月数呢?简单来说,就是退休人员预计可以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份数。这个月数是怎么确定的呢?其实,它是根据退休年龄、预期寿命和个人账户年利率等因素综合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那么,139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它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是一个绝对值。它是根据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75.21岁和4%的个人账户年利率推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60岁退休的人按照这两个参数计算,那么他可以领取139个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但是,如果他退休年龄不同,或者预期寿命和利率有变化,那么他可以领取的月数也会相应变化。

例如,在2005年之后,我国对退休年龄进行了调整,根据不同性别、职业和工作性质设定了不同的退休年龄。因此,在2005年之后退休的人员,并不都按照60岁来计算应发月数。而且,在2005年之后,我国城市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也有所提高,达到了77.3岁。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账户年利率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2005年之后退休的人员,并不都按照139来计算应发月数。

原标题:科普: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什么要除以139,领完139个月个人账户就没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