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关山
8月23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601628.SH)发布中报称,上半年净利润161.56亿元,同比下降36.3%,主要受权益市场持续震荡,投资收益同比下降的影响。
2023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则创历史同期新高,达4701.15亿元。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寿险业务总保费收入为3885.58亿元,同比上升9%;健康险业务总保费为730.58亿元,同比下降3%;意外险业务总保费为84.99亿元,同比上升4.2%。
8月24日,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在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新单保费、首年期交保费、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个险储蓄型产品拉动增长
上半年公司保费同比增长6.9%,主要来自新单期交和银保趸交保费。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单保费收入1712.1亿元,同比增长22.9%,增幅较一季度扩大6.2%,其中2023年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长39.2%。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这主要受益于居民储蓄意愿高企,以及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保本保收益的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大幅释放。
例如,2023年上半年,公司首年期交保费974.2亿元,同比增长22%,增幅较一季度扩大12.7%。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28.9%至389.6亿元,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为40%,同比提升2.1%,业务期限结构优化较为明显。
分渠道来看,上半年个险板块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16.2%至801.1亿元;银保渠道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59.2%至172.9亿元,均表现出较好增长态势。
代理人数量也在企稳,结构日渐优化。二季末,个险销售人力66.1万人,较一季末环比持平,较2022年末略降1%,呈企稳态势。交银国际分析师万丽指出,由于上半年储蓄险需求旺盛,个险代理人队伍质态持续改善,绩优人力数量和占比实现双提升。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人身险业恢复基础尚不稳固。从长期看,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极大动力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的外在推力为行业长期向好提供了广阔空间,人身险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白涛在半年报中表示。
督促远洋化解风险
远洋集团是中国人寿的联营企业。
8月14日,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洋集团”,03377.HK)发布公告称,预期集团上半年亏损约170亿元至200亿元,而上一年同期亏损则为10.87亿元。
在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回应远洋集团风险时表示,公司高度关注远洋集团经营情况和近期面临的风险状况。
一方面,中国人寿对于远洋集团近年来在全力以赴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方面,以及偿还债务等方面做出的艰苦努力和不易的成绩,表示赞赏、赞同。另一方面,公司也在认真履行股东的职责,督促远洋集团竭尽所能平稳经营和化解风险。
赵国栋指出,公司持有远洋集团的股份属于财务性投资,其项目对公司的总体的投资资产的影响可控。
中国人寿曾于8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对远洋集团计提减值准备后,2022年末其账面余额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低于万分之五,不会对公司产生持续重大影响。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整体而言,公司在房地产全口径的持有敞口比较小。在二级市场涉及房地产股票的敞口占比不到0.4%;涉及房地产债券的敞口小于0.2%;公司持有一些非标的房地产产品,占比低于0.6%。实物资产类的敞口主要包括投资性不动产和自用性不动产,占比在3%左右,都是成熟的商业地产,会提供稳定现金流。
刘晖强调,公司在配置上始终坚持稳健审慎的管理原则,对于投资严格设置了内部信用评级的标准,在投前、投中和投后形成了一个全面覆盖、全程管理的非常严谨的模式,来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