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澄:建议在大中小学增设自我生活管理课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陈澄:建议在大中小学增设自我生活管理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学习和掌握必备的生活劳动技能是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习和掌握必备的生活劳动技能是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澎湃新闻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澄处获悉,今年她带来了《关于增设大中小学自我生活管理课的建议》。

陈澄告诉记者,90后、0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为了让孩子尽量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很多生活中的事情家长都愿为孩子代劳。长此以往当青年一代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缺乏卫生、经济和生活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出现了不少“月光族”,“熬夜族”,“外卖族”“乱脏族”。

“青年强则国强,没有好的习惯和身体,就谈不上对社会作出青年一代应有的贡献。”陈澄表示,虽然教育部已经出台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的学段目标,但现在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对这一块的知识技能还是盲区,这部分群体会更早进入社会,提升他们的自我生活管理技能迫在眉睫。

陈澄呼吁,相关国家部委要出台文件,在大中小学生全面推广和增设生活管理校本课程,从小培养学生个人生活管理能力;并在学生已有的劳动技能课程中增加日常生活劳动课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的努力,让家庭、学校、学生达成共识,保证长效推进机制。

陈澄建议,要按照学龄段,制定不同学习标准、学习目标,并逐级上升要求。在小学阶段,她建议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日常清洁卫生、物品的整理与收纳、学会简单的烹饪和生产劳动。到了中学阶段,增设生活管理校本课程,原则上每周不得少于一节课。课程涵盖活动策划、课程指导、实地练习、总结交流等。而在大学阶段,可以指定学生生活管理养成目标,并与学分结合,将在校管理和参与公益实践相结合,通过学校倡导、社团介入、宿管参与,定期组织宿舍星级评选、生活管理评选,奖优罚劣。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陈澄:建议在大中小学增设自我生活管理课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