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驳斥中国产能过剩论 真相何在?全球需求旺盛证明_实时热点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时热点 » 正文

经济日报驳斥中国产能过剩论 真相何在?全球需求旺盛证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内,工作人员忙碌于总装车间生产线,这是4月25日的一幕。近期,美西方频繁提出“中国产能过剩论”,试图以此扭曲中国与全球的经贸联系

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内,工作人员忙碌于总装车间生产线,这是4月25日的一幕。近期,美西方频繁提出“中国产能过剩论”,试图以此扭曲中国与全球的经贸联系。然而,无论从市场供需的基本原则出发,还是深入分析全球产业现状,这一论断都缺乏依据。实质上,它更像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

全球化视角下,产能过剩的判断需综合国内外需求考虑。美西方某些观点忽视了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实际情况,将出口增长直接等同于产能过剩,这种简化处理显然违背了经济学原理。现实中,新能源产能远未达到市场需求饱和点。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预计会是2022年的四倍多,达到4500万辆;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也将增至约820吉瓦,约为2022年的四倍。国际市场尚有大量需求待满足,中国绿色产能何来过剩之说?尤其考虑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比例相比德国、日本、韩国等汽车制造大国要低很多,且出口价格合理,不存在低价倾销行为。

从市场竞争维度观察,中国新能源产业展现出了更高的效率。数据揭示,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接近平衡,分别达到约958.7万辆和949.5万辆,电池产量与销量同样保持均衡,约为778.1GWh生产和729.7GWh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头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比亚迪、特斯拉上海工厂及上汽集团等,其产能利用率约在80%左右,与之对比,韩国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产能利用率则低至23%和25%。

作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市场及设备制造基地,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充裕的人力资源,形成了独特优势。通过市场反馈不断促进企业创新,中国新能源产业依靠坚实的产业链、科技创新和激烈竞争,赢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原标题:经济日报驳斥中国产能过剩论 真相何在?全球需求旺盛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