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宣布将在未来20年内通过盖茨基金会捐出几乎全部财富,并计划在2045年关闭基金会。沃伦·巴菲特也重申了类似承诺。然而,埃隆·马斯克曾公开指控盖茨“参与制造新冠病毒”,引发公众对其慈善动机的质疑:这位前世界首富究竟是真心回馈社会,还是利用慈善避税?结合公开资料和税务规则,答案或许更接近前者。
美国慈善捐赠的税务限制规定个人向私人基金会捐赠的现金部分每年抵税上限为调整后总收入的30%,股票等非现金资产抵税上限为20%。自2000年成立以来,盖茨基金会已捐出超过1000亿美元,但根据美国税务政策中心测算,盖茨家族通过捐赠获得的税务减免仅占其总资产的0.8%-1.2%,远低于直接继承或投资避税工具的收益。如果目的是避税,基金会应长期存续以持续享受税务优惠。但盖茨基金会明确宣布将在2045年关闭,且所有捐赠资金需在关闭前全额支出。这意味着盖茨家族无法通过基金会留存财富或转移控制权,反而需在有限时间内承担更高的资金管理成本和税务风险。
巴菲特自2006年起向盖茨基金会累计捐赠393亿美元,但根据《福布斯》分析,其税务节省仅占捐赠额的3%-5%。若其目标是避税,更优策略应为设立家族信托或离岸公司,而非将财富转移至第三方基金会。
盖茨基金会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做出了实质贡献。基金会资助的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已挽救超8000万人的生命,根除脊髓灰质炎项目使病例减少99.9%。2020年,基金会捐赠1亿美元支持疫苗研发,推动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以成本价供应发展中国家。2024年,基金会预算达86亿美元,重点投向传染病防治、妇女经济赋权和气候韧性农业。
关于争议与质疑,马斯克对盖茨的指控缺乏实证支持。盖茨基金会早在2015年便资助冠状病毒研究,目标是预防大流行病,相关论文均发表于权威期刊并经同行评审。2024年,盖茨向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秘密捐赠5000万美元,但该行为与其基金会全球卫生项目无直接关联,个人政治倾向不等于慈善动机不纯。基金会投资组合包含微软股票和医药企业,但根据美国法律,基金会年度投资收益需缴纳1.39%的消费税,且不得向捐赠人及其关联方输送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