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了中东三国,期间强调自己在“签大单”。在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美国与这些国家签署了超过千亿美元的商业协议,涉及防务、航空、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特朗普还获得了上述三国巨额的投资承诺。
此次中东行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美国与海湾三国间的经贸合作,吸引三国扩大对美投资。特朗普高调宣称达成多项“大生意”,以缓解国内面临的执政压力,并希望为其中东政策摆脱困境。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表示,海湾三国均承诺大规模对美投资和经济合作,是对特朗普首访的积极回应,也是主动迎合其主要诉求,反映出海湾国家领导人对特朗普个人性格与诉求的精准把握。
自1月就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为美国“拉投资”,海湾国家被视为“创收”的重要来源。今年1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表示,沙特计划在今后4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尽管特朗普希望将投资额扩大到1万亿美元,但最终签署的文件中,沙特的投资承诺仍为6000亿美元,并签署了价值近142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
在卡塔尔,美国与该国签署总价值超过2435亿美元的多项协议,包括购买波音客机和武装无人机等项目。卡塔尔航空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和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公司签署价值960亿美元的合同,购买多达210架波音787“梦想客机”和波音777X客机。
在阿联酋,美国与阿联酋达成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商业协议,其中包括购买波音飞机、扩建油气项目,以及共建数据中心。
邹志强表示,在通过大规模投资与军售协议获得安全保障的同时,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可以在国际上获得更多支持,有助于减少美国的压力与阻力,推进地区议程,并保持外交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