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入睡!全国“焖蒸”地图来了 究竟咋梗?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难以入睡!全国“焖蒸”地图来了 究竟咋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7  
核心提示:今起三天(6月16日至18日),我国南方迎来今年来最大范围高温闷热天气,不少地区开启焖蒸模式,不仅白天要应对高温围攻,晚上还
 今起三天(6月16日至18日),我国南方迎来今年来最大范围高温闷热天气,不少地区开启“焖蒸”模式,不仅白天要应对“高温围攻”,晚上还要挑战“焖蒸入眠”,日最低气温逼近30℃。这份全国焖蒸预警地图请收好,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是否闷热得难以入睡。
 
华南江南包揽“焖蒸榜” 多地夜温破纪录
 
15日,“焖蒸”模式已在南方多地登场,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不仅出现高温,湿度也达到了60%以上,导致部分地区体感温度超40℃。
 
白天热,夜温也不低,像是湖北武汉最低气温达29.9℃,创当地6月中旬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原纪录29.7℃);湖南益阳的沅江29.4℃,打破当地6月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原纪录29.2℃)。
 
预计这种闷热模式还将持续。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16日至18日,副热带高压将继续掌控江南、华南等地,高温增多、闷热感加重,闷热感受堪比常年大暑节气,像是长沙、南昌都将迎来今年入夏来最热时段;而北方受东移高空槽的影响,会先迎来一波降温,尤其是西北地区中东部等地加上较强降水,气温将降至明显偏低的水平。
 
16日在湖北东南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大部等地将开启高温高湿“白+黑”模式,不仅白天热,晚上也不好受,像是南昌白天气温在35℃,夜间气温在28℃以上,夜间的湿度更是超80%,今年初尝夜间火炉的滋味,要想好好睡一觉空调是必须开的;在浙江南部、福建、重庆等地白天依旧高温难耐,不过夜间焖蒸感将短暂缓解;黄淮、江淮、四川盆地虽有雨水频扰,但略感闷热;而东北北部、内蒙古、西北地区东部堪称是最凉爽舒适的地区,像兰州、银川今天最高气温仅有20℃上下,入眠无忧,令人羡慕。
难以入睡!全国“焖蒸”地图来了
6月17日,昼夜“焖蒸”循环的模式继续往南蔓延,在江西大部、湖南中东部、广西大部依旧全天候暑热;福建、广东、海南岛大部白天也是高温蒸烤,闷热感十足;黄淮、江淮、四川盆地、重庆等地气温受到雨水“压制”,但依然略有闷热感;在东北大部,受雨水影响,气温降至常年同期偏低,最高气温普遍不足25℃,凉爽舒适。
难以入睡!全国“焖蒸”地图来了
6月18日,副热带高压减弱南撤,江南北部的高温明显缓解,但江南南部、华南高温持续,像是在广西大部、福建大部、广东中南部、江西中南部等地,白天不仅高温,夜间的湿度也是普遍达到80%,高温焖湿一整天;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受到雨水影响,高温缓解,但闷热感并没有完全解除;在东北大部,受到高空冷涡的影响,凉爽舒适持续。
 
特别要提醒的是,近期华南受副热带高压掌控时间长,高温高湿也将更持久,像是福州、南宁、海口等地都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高温日数将达3-5天,且湿度也大,有桑拿天的感觉,需注意防暑降温。
 
为何“焖蒸感”总纠缠南方?
 
你有没有发现,“焖蒸感”往往都在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一带。为什么“焖蒸感”总偏向南方?
 
石妍解释,这主要是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夏季下沉增温,抑制上下层的水热交换。同时与当地特殊的下垫面也密切相关,长江中下游江河纵横,湖沼广泛分布,有着我国著名的水田区,水源充足,蒸发旺盛,保持了高温高湿的环境,使人产生闷热的感觉。而华南地区靠海边、湿度大,也是闷热感的代表地区。
 
对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现在还不是最热的时候,7、8月份往往才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届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炎热将迅速升级,逐渐超越华南,夜间“焖蒸感”更加明显。中国天气网提醒各位小伙伴,是时候拿出你们的降温神器了。
 
(中国天气网)

原标题:难以入睡!全国“焖蒸”地图来了 究竟咋梗?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