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球深观察丨“9·11之后,美国最终抗击的敌人就是自己”
从20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促使美国动用庞大战争机器出兵阿富汗,到20年后美国以溃退的方式结束这场本国历史上最长的军事行动,这场以“反恐”名义延烧到全球各地的战争不仅在那些横遭美国兵火蹂躏的国家留下无数亡魂、废墟和人权劣迹,也让美国自身的实力和形象一落千丈。而且,美国至今仍在继续着偏执和错误。
在今年的“9·11”事件纪念日到来之际,美国著名记者、历史学家,《9·11口述历史》一书的作者加勒特·格拉夫在《大西洋月刊》发表长篇文章,全面回顾了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发生后的所作所为及其导致的种种恶果。
文章得出结论:“9·11”事件之后,“美国作为一个政府和一个国家,无论在大事还是小事上的反应几乎全都错了”。
△格拉夫在文章副题中指出,所谓的清除全球“恐怖”和“邪恶”的使命把美国引向悲惨的方向。
“我们选择错误的方式寻求正义”
格拉夫在文章中说,“9·11”事发生伊始,美国领导层就误判形势,为了引导舆论和树立坚定强硬的形象而决定采取不择手段的应对方式,即“不遗余力地打一场全方位、全社会、全政府的‘全球反恐战争’”。
△时任副总统迪克·切尼当时接受美媒采访时称,“如果我们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使用一切手段”。
美国最初的军事行动貌似指向“基地”组织和本·拉登,但越来越多未经证实的情报让美国对打击目标的定义不断走向模糊和宽泛。
为了打击所谓“恐怖分子”,小布什2001年11月13日发布行政令,要求不再将“反恐战争”中抓捕的人视为“罪犯”或“战俘”,而是统归为“敌方战斗人员”。这意味着美国对待他们的方式不必再顾忌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此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世界各地设立“黑狱”关押“敌方战斗人员”。时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更是在远离美国本土的海外军事基地关塔那摩创建了专门的监狱,因为他认为这个地方“超出了美国法院和正当程序的管辖范围”。
△关塔那摩监狱外铁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