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反复“抠”出来的黄河排污口底数,还有没有水分?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对话:反复“抠”出来的黄河排污口底数,还有没有水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本周,黄河排污口排查进入第三级排查阶段,即专家组攻坚。 专家们将携带无人机、机器人等装备,技术排查、纠错

本周,黄河排污口排查进入第三级排查阶段,即专家组攻坚。

专家们将携带无人机、机器人等装备,技术排查、纠错。有人疑惑,为了抠一个排污口数据,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人力,到底值不值?

今日(11月20日),新京报记者对话黄河排查专家组成员、华南所高级工程师陈尧。他介绍,这次排查的准确度是前所未有的。排查形成的入河排污口台账将会移交地方,后续由地方统一开展监测、溯源和整治,并将排污口纳入长效管理。

新京报:黄河排污口试点前后经历了三级排查、六轮质控,一共投入了多少人力和时间?如此多精力反复抠一个数据,值不值?

陈尧: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试点工作涉及3省12市州,黄河干流甘肃段、湟水河、汾河共3000多公里岸线,分4批次每批一周时间,累计上百人次投入现场工作,另外还组织全部岸线的无人机遥感排查360多架次,这也是首次试点地区生态环境全覆盖、高精度的无人机遥感调查。

从今年5月开展试点,至本月底完成专家组攻坚核查,形成了统一规范的入河排污口台账,一共经历了7个月时间。

其中,目前正在开展的攻坚排查由生态环境部联合地方开展,来自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局、环科院、华南所、评估中心、卫星中心的几十名专家,联合当地分两个批次成立12城市工作组,每个组安排15人左右的小分队进驻现场工作,每批现场排查10天左右。

黄河流域水资源一直紧缺,水生态比较脆弱,一些地方水污染问题突出,基础设施不足、用水粗放、超标排污等直接影响流域水环境质量。入河排污口作为污染进入河流的关键节点,是当前水生态环境管理上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有利于及时梳理污染排放情况,进一步把脉问诊落实治理责任,这是改善黄河生态环境的基础、关键环节。

原标题:对话:反复“抠”出来的黄河排污口底数,还有没有水分?


 
关键词: 排污口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