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紫禁城迎来600岁“生日”。作为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代皇宫建筑群,建成以后,这里发生过重大火灾30余起。防火,一直是故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975年3月,故宫特勤中队正式成立,队员担负起以故宫为中心,天安门周边地区3.7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防火灭火、反恐处突和应急救援任务。至今,凭借着每日的训练、消防巡查和无数的演练,他们保障故宫多年来未出现过重大火情。
消防员们的任务,是把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为了适应故宫的环境,特勤站专门配备了外观小巧的摩托车,车尾部两侧安装了箱子,用于携带灭火器具。摄影/新京报记者应悦
特制灭火车辆停进“上驷院”
穿过故宫东华门,一处未对外开放的区域就是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故宫特勤站。政治指导员蔡瑞介绍,站内不仅有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的国史西馆,还有曾经的“上驷院”。
“上驷院”旧时是为皇室养马的工作人员的所在,如今,是故宫消防特勤站40名消防员训练、居住的地方。
此外,这里还停放着4辆消防车。“上驷院”建于几百年前,房屋的高度并不适合现代消防车的停放。为了将消防车停进去,特勤站专门向厂家定制了适应房屋高度的消防车。
“我们这个车,最大的不同就是车厢上面这个水炮。”故宫特勤站战斗一班班长王辉介绍,普通的消防车,车厢方方正正,上面直接放上水炮。“这样水炮就会凸出来,形成一定的高度,超过棚顶。为了适应故宫的情况,我们专门把水炮设计在车厢的凹陷处,把水炮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