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拜登团队建制派全面回归,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在特朗普的四年后,熟悉的华盛顿政治又回来了。
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正式入主白宫。此前,拜登已陆续宣布外交与安全团队人员提名,几乎全是政坛建制派“老面孔”。这样的排兵布阵似乎向外界发出信号:在特朗普的四年后,熟悉的华盛顿政治又回来了。
建制派的全面回归,意味着什么?深海区约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专家孙成昊进行分析,梳理研判背后的三大关键问题。
拜登将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未来四年,谁将搀着他“乘风破浪”?视频制作:刘慧琴李若楠
拜登的外交与安全团队有何不同?
与特朗普执政期间相比,拜登外交与安全团队的最大特点是建制派的全面回归。
这一趋势与拜登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不无关系,相比在参议院没有打磨太久的奥巴马和政治素人出身的特朗普,拜登数十年的政治履历意味着其最重要的人脉主要集中在华盛顿建制派精英圈。在内阁层面,最典型的代表是已经被提名国务卿的安东尼·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的杰克·苏利文。
ink=""/>
被拜登提名国务卿的安东尼·布林肯。来源:卫报
自内阁级别官员往下,拜登的外交与安全团队同样充满在决策界摸爬滚打许久的“老面孔”,而且对全球各个地区的事务都有专业人士,与特朗普政策覆盖面较为单一的团队形成鲜明对比。近期,拜登任命奥巴马任内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出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度太平洋协调员。今年64岁的坎贝尔是奥巴马时期“重返亚洲”战略的主要设计者,在华盛顿政界、学界游走多年,决策经验丰富。此外,主掌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务院高级官员人选也多来自奥巴马的“旧臣”,包括提名常务副国务卿的温迪·舍曼和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维多利亚·努兰德,舍曼曾是2015年伊核协议的主要谈判代表之一,努兰德曾担任负责欧洲及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