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李大钊在北京的十年,我们重新走过这些地方│寻迹①_行业资讯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回忆李大钊在北京的十年,我们重新走过这些地方│寻迹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初春,北京的行道树开始抽枝。下班路上,顺便逛逛东交民巷,发现道路两侧独特的建筑景观,也由此翻开了“建党伟业”开创时期的一段历史。94年前,李大钊在这儿被捕、赴死

初春,北京的行道树开始抽枝。下班路上,顺便逛逛东交民巷,发现道路两侧独特的建筑景观,也由此翻开了“建党伟业”开创时期的一段历史。94年前,李大钊在这儿被捕、赴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短暂的一生彰显了爱国情怀和厚德品格,在北京生活的十年,亦是他播撒革命种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黄金十年”。

1921-2021,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们想寻着革命先驱在北京的足迹,凝望一百年前的理想与信念,谨以此记。

回忆李大钊在北京的十年,我们重新走过这些地方│寻迹①

李大钊像。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供图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副掷地有声的对联,出自我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之手。

李大钊是河北乐亭人,不过他38年的短暂人生,有十年是在北京度过的。

在文华胡同24号院,他发表各种文章182篇,文字总量超过50万字,还用旧风琴教孩子们唱国际歌;在北大红楼,他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成立了北方第一个共产党小组……

文华胡同24号院

在京居住最久住所其间发表各种文章182篇

2月底的北京依然春寒料峭,文华胡同24号院(原北京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院)的李大钊故居门前,一笼鸟雀唧唧作响。

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一家在这里居住将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这处住所除正房是起脊建筑外,厢房和耳房都是平顶的,这种造价低廉的院子,当时一般居住者都是平民老百姓或是穷人,堂堂的北大教授怎么会住在这里?李大钊曾用一句话解释,‘光明磊落之人格,自有真实简朴之生活’。”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刘洋说。

原标题:回忆李大钊在北京的十年,我们重新走过这些地方│寻迹①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