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个人开户数量过多会造成个人对账户及其资产管理不善,同时也造成银行资源浪费。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对“沉睡卡”进行了集中大清理。但是,各家银行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处置手段也有所不同,用户有诸多担忧亟待回应。
3月19日,赵书阳收到华夏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公告:“3月30日起将开展个人存量账户的清理工作,此后将每年对符合条件的账户实施持续清理。”这是他今年收到的第一个正式清理通知。目前,他手中有5张3年以上没有使用的“沉睡卡”,面临着被清理的可能。
据央行披露,截至2020年9月末,我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20.92亿户,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64户。个人开户数量过多会造成个人对账户及其资产管理不善,同时也造成银行资源浪费,长期不动的账户还成为银行内部风险点。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等10多家银行对“沉睡卡”进行了集中大清理。然而,《工人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面对大清理,用户有诸多担忧,希望得到回应。
有的卡已暂停非柜面业务
赵书阳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工作,目前手里有5张“人情卡”,都是2013年~2017年为了完成在银行工作的同学和朋友揽存任务办理的,2018年至今都没动过。
赵书阳分别通过手机银行向5张借记卡转账1元,4张卡账户余额有变化。他致电收款未成功的那张借记卡所属银行客服,得到的答复是:“3年以上没有交易、账户存款余额为零且没有其他关联业务的借记卡已暂停非柜面业务,不过可以在柜台再次激活。”
赵书阳随后又致电另外几家银行,发现还有一张某股份制银行的借记卡被认定为“沉睡卡”。到柜台咨询后,他才发现,收到过清理提示短信,只不过被当成了“垃圾短信”,没注意。
“清理‘沉睡卡’,一是能让个人资产更透明,二是可以减少非法租卡。”在一家国有银行辽宁省分行负责反洗钱工作的王志玮告诉记者,虽然每张银行卡都在金融监管下,但是单人卡的数额多,势必会增加监管难度和成本。同时,一人一卡后,非法租卡业务大幅减少,也会减少银行卡犯罪。
用户各有各的担忧
记者梳理10余家银行的“沉睡卡”标准发现,涉及账户余额、交易记录、关联银行业务等,标准并不统一。比如,有的是账户余额低于10元即被清理,有的要求为0元;有的要求3年以上没有交易记录,有的要求两年以上没有交易记录。处置的手段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予以注销,有的是限制线上交易。
“我一张卡里还有6.84元,直接被银行清零了,合不合理?”赵书阳对此提出疑问:为何有的银行设定在10元以下?钱数虽然不多,但全国这样的卡累计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数目。这笔钱将去到哪里?用户还能不能要回来?这都是待解的问题。
对于清理“沉睡卡”,沈阳一家装修公司的总经理刘国栋双手赞成,但同时有交易记录消失的担忧。为了方便采购装修材料,他办理过多张借记卡,有些卡频繁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闲置了,但是里面的交易记录十分重要。装修工程质量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发现的,一旦出了问题,涉及官司,卡注销了,如果交易记录也消失了,没了对证,他将十分被动。
在建筑行业工作9年的王锐由于行业特性及工作原因,他跳槽频繁,在5个城市工作过,换家单位就换张工资卡,不知不觉攒了8张卡,同时更换的还有留存在银行的手机号码。“当发短信和打电话都找不到我的时候,该如何将清理信息通知到我呢?”
储户期盼银行服务更加人性化
记者花了两个小时致电5家银行客服人员,得到的答复均是清理工作是以不侵害用户利益、不影响用户使用为前提的。银行轻易不会注销主卡或子卡有余额的账户,多会以限制交易处理,降低被非法利用的风险。对于交易记录,只要客户编号在,用户拿着身份证都会查到近段时间的交易记录。即便是时间较久的,涉及官司,法院也有权查询。对于失联用户,银行的处理更为谨慎,能不动则不动,除非涉及了洗钱等违法行为。
王志玮认为:“对于‘沉睡卡’,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难免会出现五花八门的操作。可以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应当有指导性方针。比如,账户有钱的不能清,即便是清也要保留交易记录等。别让斩杀犯罪的宝剑伤了合法用户。”
“银行主动服务,用户的体验会更好。”赵书阳说自己是金融专业毕业生,深知“沉睡卡”清理对国家和个人的好处。但是如果银行主动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沉睡卡”给予温馨提示,打个电话通知一下再注销,不要让用户自己去查银行卡注没注销,会让用户节省大量不必要的时间。
“清理‘沉睡卡’本来就是为了让银行能够更加专注客户服务,如果清理过程中,不注重人性化,让客户体验感差,会流失一部分客户,就‘本末倒置’了。”王志玮说。(部分受访者为化名)(记者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