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审查”中企变本加厉,投资印度风险有多高_实时热点_顺发之窗网(便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时热点 » 正文

“恶意审查”中企变本加厉,投资印度风险有多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顺发之窗网  
核心提示:近两年,印度政府没有停止对中国企业的调查和排挤,封禁300多个与中国有关的应用程序,限制中企投资,而此轮对中国企业的“恶意审查”早在今年初就已经展开,引发在印中资企业恐慌情绪。

原标题:“恶意审查”中企变本加厉,投资印度风险究竟有多高

近期,小米等在印中企遭遇印度政府冻结数十亿人民币资产的新闻,再次引起各界关注。

据报道,近两年,印度政府没有停止对中国企业的调查和排挤,封禁300多个与中国有关的应用程序,限制中企投资,而此轮对中国企业的“恶意审查”早在今年初就已经展开,引发在印中资企业恐慌情绪。

当前,中印边境冲突已过去两年,俄乌冲突又令全球经济再受重挫,IMF、印度储备银行都已下调本年度对印增速的预期。在此背景下,印方此波变本加厉“整治”在印中资企业的操作,背后有何玄机?

惩罚中企,增加不了印度财政收入

疫情暴发以来,印度财政赤字不断上涨,2020-2021年涨至GDP的9.3%。

2021-2022年印度经济复苏使其税收收入实现创纪录的34%增长,赤字率降至6.7%。但这一势头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常态显然无法持续。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开支并不会因疫情缓解而减少。在国内私人投资增长依旧缓慢的背景下,印度仍需加大公共开支来引领增长。

因此,在2022年初公布的预算案中,印度政府的资本性开支增加了35%,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年度预算赤字也被定在6.4%,略低于上年。

今春以来,随着俄乌冲突,包括原油、粮食在内的国际大宗物资价格迅速上涨,意味着不仅印度经济增速可能会低于年初目标,政府提供的相应补贴也会增加,那么印度政府的预算赤字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在国内外通胀压力下,印度四年来首度提高了利率。

印度政府财政吃紧时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向企业伸手。小米、中兴、华为等这些中资企业在印度都具有一定的规模,2021年小米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在印度政府眼中,这些企业的账面上都不缺钱,因而肯定要“出钱”。

原标题:“恶意审查”中企变本加厉,投资印度风险有多高


 
关键词: 中企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网站索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