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游客发现北京动物园长颈鹿馆正在进行施工。据北京动物园消息,长颈鹿馆(东馆)将进行重建改造,保留原有的外观风貌,并新增室内展厅,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见到长颈鹿。
北京动物园长颈鹿馆是动物园西部最高的馆舍,具有欧洲风格。为了适应长颈鹿的特殊身体特征,馆舍和栖棚都建得高大宽敞。外墙是亮丽的黄色,点缀着蓝绿色条纹,充满童趣和活力,与长颈鹿的外形相得益彰,成为许多游客拍照的背景墙。
长颈鹿馆(东馆)拆除重建的消息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有人表示,这栋建筑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看到拆除景象感觉像是在告别一位老朋友。市民张先生也提到,这个长颈鹿馆是他从小就喜欢的地方,在北京市属公园里属于独特且有特色的建筑,拆掉颇为可惜。
大多数网友则表示支持和理解,认为虽然舍不得,但动物福利更为重要,希望长颈鹿能住上更大更漂亮的房子。北京动物园介绍,长颈鹿馆(东馆)始建于1956年,至今已使用了69年,建筑破损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原建筑内部设施也不符合现行的饲养安全操作规程。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并提升动物福利,公园决定对长颈鹿馆(东馆)进行重建改造,西侧场馆及室外运动场仍保留。
重建后的长颈鹿馆将坚持“原址、原样”原则,保留原有的外观风貌。新馆内将科学设置动物围栏及串门,提升动物福利水平,确保饲养操作的安全和规范。新增一间15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使游客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都能参观长颈鹿。无论天气如何,游客都可以看到长颈鹿,实现了全年无休的参观体验。
在改造期间,原馆内的长颈鹿一部分留在西侧场馆,一部分被运往其他动物园,都在健康地生活。随着北京气温升高,达到外放条件后,西侧场馆饲养的长颈鹿将外放到运动场,游客可以前来参观并与喜欢的动物合影留念。